一种说法(5)马叔礼:读书前应该学的事
- T大
【编者按】:“我们的民族性里面,为什么温柔敦厚的部分常常不见了?在没有读书之前,一个人应该做到什么?你对生命状态与生活方式的看法是否通透?”当我们在生活中经受不同的困惑与迷茫,面对生命里或宏大或细碎的命题,儒学可以成为我们赖以汲取力量与信念的重要源泉吗?“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们在现代社会“寒耕暑耘”,反刍古代中国的传统经典与思想,又能否在绵长的时间里得到一份安身立命的生活态度和正见思维呢?
凤凰网国学联合台湾大爱电视台,特约推出《一种说法》系列短视频专栏。薛仁明、马叔礼、黄俊杰三位知名台湾学者将课堂讲台“搬出象牙塔”,在平凡百姓的食衣住行中、在台湾清丽的人文风景间开讲,用睿智的言语、平实的记录,从庶民生活里开启一种解读儒学的新视角。
《论语·学而篇》原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古代绝大多数人是农人,那不可能有读书的机会,读书第一个要资质好,第二个要家里面经济条件够,一般人连温饱都没办法,他怎么读书呢?但是你在没有读书之前,一个人那他应该做到什么呢?
弟子入则孝,父母对子女叫“父慈”,子女对父母的爱叫“子孝”,哥哥对弟弟叫“友”,弟弟对哥哥叫“恭”,所以其实都是爱,而有不同的对应。那么什么叫“孝”呢?我们看这个字,造字的时候,是一个老字头,所以上面一个老,老一个什么呢?就是土,入土一半就叫老,那个老底下那个像匕首的匕那个字,就是变化的化,老是一种自然的变化。
因为我们是来自父母,身体发肤都来自父母,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所以父母在上子女在下,因此先写一个老字头,下面一个子女的子,就是子女对老人的心,就叫“孝”。
第二个呢,弟子入则孝,出则孝悌的“悌”,弟弟对哥哥的好叫“恭”,哥哥对弟弟的好叫“友”,那么兄友弟恭呢,叫悌道。什么叫做悌?我们看造字的时候,一个心一个弟,就是哥哥对弟弟的心,就叫做悌道。那么我们看什么叫哥哥呢,从造字上来看,你看那个小朋友,都跟着哥哥走,问哥哥说哥哥我可不可以这样?不可以。可不可以这样?不可以。所以告诉你可以不可以的人,就叫哥哥,所以哥哥的哥,上面一个可,下面一个可。
哥哥对弟弟要有什么呢?造字的时候告诉我们,比如说弟弟头发长了,要帮他剃头,所以剃头的剃,一个弟一个刀,用刀来帮弟弟剃头发。弟弟会流鼻涕,哥哥要帮他擦鼻涕,所以涕这个字三点水,一个弟弟的弟,那就是流鼻涕的时候帮他擦,所以悌简单的说,就是哥哥对弟弟的生活的照顾,以及如何来引导弟弟长大成人,这个就叫悌道。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我们再来看什么叫做“信”呢?我们中国造字的时候,把信这个字是看得非常重,人言为信,也就是说人讲话,就要有诚信,如果一个人讲话不算数,就不能叫诚信。
我们过去中国人不签约的,人言为信,讲了话就要算数;西方人比较强调约,合约。所以任何一个两个人答应的事情,常常要协约,比如说有个婚约,有一个合约。而我们中国是人言为信。
为了怕你自己讲过的话会忘记,所以记住的记怎么写呢?一个言一个己,就是自己讲过的话要记住。那什么叫说话的说呢?你看说这个字,一个言一个兑,自己讲过的话要兑现,所以讲过的话不兑现,就不能叫说话。因此我们文字上,已经把做人的道理,都已经表现出来了。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众这个字,就是群众的众。我们有个成语叫众目睽睽,那么众目睽睽的众呢?你看它的结构是一个目,然后三个人,三人为众,所以叫众目睽睽。
因此一个小孩子,第一个在家里先要懂得孝,到了外面要懂得兄友弟恭的道理,然后做人要懂得诚信,懂得诚信以后,广泛的爱群众,所以众这个字,就是泛爱众,就是你爱人要广泛的爱,不能因为他不是你家乡的人,不能因为他跟你肤色不同而不同,所以泛爱众就是广泛的爱群众。
下面叫而亲仁,一个人如果要提升自己呢,就要亲近仁德的人,所以叫而亲仁。那什么叫做仁呢?我们看造字的时候,仁怎么写。一个人一个二,你看所有的楷字,譬如说行伍的伍,军队的行伍的伍,一个人一个五,它就念伍。那么什呢?一个人一个十,就念什。伍什佰仟这几个字,左边都是人,右边是一个数字,但是都念右边的,只有一个仁爱的仁是特别。你看仁爱的仁,左边一个人,右边二一个二,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两个人,因为中国讲五伦,基本上都是两个人,第一个就是我,第二个就是你,所以我跟你任何一个”仁”都是我跟你的关系。
比如说你对父母、对兄弟、对朋友,都是我和你的关系,只要是两个人的关系,都要有仁,所以仁这个字就是最根本的,所以它念仁这个音,它不念二。就相当于一棵树的种子,种子仁是在里面,核仁、桃仁都在里面,有了仁就可以长出这棵树完整的这棵树的内容。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什么叫做文呢?在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字,我们写文这个字的时候,一点一横是古写的上,天上最大的启示,启示的示有三撇,这三撇是什么呢?就是日月星,天上最大的启示是日月星,而文字是一个点一个横然后两撇,就是日月交辉就叫文。所以天上有日月交辉,不断的交辉,不断的有白天晚上,慢慢又形成春夏秋冬,就会形成万物,所以我们生产的产这个字,上面一个文,下面有一个生字,就是天上日月交辉叫文,而万物就会生,所以叫生产的产这个字。所以文这个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字。
所以我们看楷字里面,造字的时候告诉我们,教育的教这个字,就是根据孔子这句话来的,因为他是最伟大的教育家,所以弟子入则孝,先写一个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再写一个文。这两个一头一尾,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教育的教。
什么叫行有余力呢?就是这个家庭里面,如果生了七八个孩子,里面有一个资质别好,然后家里面也有一点余钱可以供他读书,这个时候他可以去学文,孔子所教学的内容用一个字来代表就叫文。孔子教什么内容呢?诗书礼乐易春秋,可见古代受教育的人多半要先有饭吃,然后再去受教育,这就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主讲人简介:
马叔礼,台湾知名作家、文化学者,主张诠释经典以纯净之心,格物之法,直接面对,静观自然,感悟哲理。
注: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视《一种说法》提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本期节目原标题为《一种说法马叔礼:读书前应该学的事》。
【专栏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