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向来是中国文人名士的心头之爱,是文人名士追求的精神所在。
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爱竹如命,即使暂时间借住朋友家,因朋友家无竹,也要命仆人种上,他表示“何可一日无此君?”
…………蒋兆和 朱竹人物…………
北宋时开始流行墨竹。大学者文同是画竹的倡导者。他深入竹乡观察,下笔以墨色深浅来描绘竹子远近、向背。大书法家米芾称赞他:“以墨深为面,淡为背,自与可始也。”他开创了墨竹画法的新局面。
北宋文坛领袖苏轼爱竹,作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不仅爱竹、咏竹,也画竹,有一日画兴勃发,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随手用朱砂画了一幅朱竹图。别人问他:世间只有绿色的竹子,哪里有红色的竹子呢?他答道:世间也没有黑色的竹子,既然大家可画墨竹,又何尝不能画朱竹呢?据说由于苏轼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而苏轼也被尊为朱竹鼻祖。
…………近现代 钱松岩 湖石朱竹…………
大书法家赵孟頫之妻管夫人亦曾画过悬崖朱竹一枝,杨廉夫在画上题曰:“网得珊瑚枝,掷向筼筜谷。”可见管夫人的朱竹受到推崇的程度。
明代谈迁在《枣林杂俎·荣植》记载:“按朱竹世未之闻,元时宋仲温在试院卷尾以硃笔扫之,故张伯雨有‘偶见一枝红石竹’之句。”清代王士禛的《香祖笔记》中记载:“《太平清话》云:‘朱竹古无所本’……然闽中实有此种,红如丹砂。”清王应奎《柳南续笔·朱竹墨菊》记载:“《赖古堂集》第八卷有《朱竹》诗,题下自注云:‘初但求之楮颖间,顷过剑津西山,数顷琅玕,丹如火齐,乃知此君亦戏着緋,因赋二首。’”
…………清 乾隆 朱竹水仙…………
以墨画竹,固然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做法,但墨色本非竹色,何以就不能以朱色为竹色?
朱砂画的红竹,亮丽而不燥气,沉稳而不轻浮,既热烈又高雅,还能随光线改变而变化,在光变暗时,越发凝重、红润。通过红色的贵气和大气,展现了竹子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民族特性。
…………清末 任伯年 朱竹墨石图…………
其实墨竹也好,朱竹也罢,都非自然之物,而是生在文人心里,进而长到纸上。为什么文人崇尚竹?因为竹有文人所崇尚的品格:彰显气节、坚韧挺拔、万古长青、宁折不弯。
…………近现代 启功 朱竹映霞…………
红色的朱砂,是丹心,亦能体现竹子的廉洁正直。用充满正义感的红色描绘,更加突出了竹子的君子之风。朱砂的热烈稳健与竹子的飘逸洒脱互为映衬,相依相随,相得益彰。同时,这也是国画写意精神的一种体现。
…………近现代 申石伽 朱竹…………
元代王冕《墨梅》诗中云:“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说的是画梅,极尽画理、心理。中国画重在传神,颜色不重要,只要反映出作者的画风,就是其明心见性修养的体现。
…………清 蒲华 朱竹…………
古人于水墨山水之中添色增彩,用淡色与浓烈的红相对比,这本就是一种进步。就像近代的胶片与数码一样,胶片必定会成为永恒的经典,但这并不妨碍数码成为了主流,朱竹与墨竹亦是如此。墨竹永远会是一种经典,但那也不会妨碍朱竹的发展盛兴。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那些精美绝伦的朱竹。
…………清 改琦 朱竹…………
…………清 金农 朱竹 四屏…………
…………清 蒲华 朱竹…………
…………清 余绍宋 朱竹…………
…………清 蒲华 朱竹华滋…………
…………清末 吴昌硕 古器朱竹…………
…………清末 叶恭绰 朱竹…………
…………近现代 申石伽 朱竹…………
…………近现代 杨善深 朱竹蜗牛…………
…………近现代 启功 朱竹…………
…………近现代 启功 朱竹…………
…………近现代 启功 朱竹…………
…………近现代 启功 朱竹…………
…………近现代 朱纪瞻 朱竹图…………
…………近现代 程十发 朱竹水仙…………
…………近现代 王雪涛 朱竹黄蜂…………
…………近现代 黎雄才 朱竹图…………
…………近现代 谢稚柳 朱竹图…………
朱竹和墨竹一样,它不直接反映大自然色彩,但朱竹又与墨竹不同,它是以朱代墨,画出竹的神韵。无论是墨竹还是朱竹,比绿竹更能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