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记载的3个城市, 比它们古老的城市中国很难找到了

2016-12-12 22:19
  • T大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说的历史上下有5000年,但真正有史可考的历史仅仅3000多年。这主要是因为上古时期没有留下可考的文字记录。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系统文字,所以,真正的有史可查最早可上溯到商朝的甲骨文。

那么,商朝的甲骨文中曾出现了哪些城市呢?

 

 

亳(bó)

商代,人们把首都所在的地区称之为“亳”,类似于后世的“京”。从史书记载可知,殷人至少有“三毫”,:“南毫在毅熟,即汤都,北毫在蒙,即景毫,汤所受命地,偃师为西毫,即盘庚所徙,三处之地,皆名为亳。”可知殷亳即都城,并且这些都城相距遥远。最早的亳都,即为如今的河南商丘,那里是商的发源地,商人灭夏之前,一直活动在以商丘为中心的地区。灭夏后,商汤建都洛阳偃师,号为西亳。

 

 

1953年於郑州二里岗商城遗址出土有刻辭牛骨一片。上面写道:

“乙丑贞:及孚。七月。口口[贞]:又乇土羊。”

​“乇土”即“亳社”,乃在“亳”地行“社”祭之所。 虽然考古中商代的“三亳”至今还未有定论,但甲骨文中的亳都商丘是毫无疑问存在的,商丘可谓是甲骨中最早的著名城市

2. 殷(yin)

殷本为豫北平原洹水周边的一个地名,史书中“北蒙”,甲骨卜辞中又称为“商邑”、“大邑商”。商人因水患等各种原因,500年间频繁迁都5次,直到商中期盘庚迁到殷地之后,才稳定下来,之后273年一直到灭亡未曾再迁都。迁到殷地之后,商人将国号由商改为殷,所以后世又称商为殷商。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自1928年科学发掘以来,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200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殷可谓是甲骨文中知名度最高的城市。

 

 

3. 洛(luo)

史书中,商代的洛阳称西亳(bó),又作亳,其位置在《禹贡》九州中豫州的河、洛之间。据考古发现,商代的洛阳在帝乙、帝辛时的甲骨卜辞中存在着一座商王居住的城邑,称为“洛”或者“洛师”,应为商代的西亳城。

 

 

从发现的商代帝乙、帝辛时期的甲骨文中可知,在商代河洛之间,当时存在着一座商王居住的都邑,甲骨文中称为“洛”,这座城邑由甲骨文的记载来看,至迟在晚殷时期已经存在。以下是两条帝乙、帝辛时的卜辞:

癸丑[卜在]洛,贞王[旬]亡祸。(《合集》36959);

癸丑[王卜]在洛师,贞[旬亡]祸,王[占曰]:吉。(《合集》36960)。

(注:本条卜辞由拓片来看,洛字和字之间也可能还有缺字,但“在其卜”乃第五期卜辞常见的文例,所以我们仍然可以肯定本条卜辞的洛是指洛地的城邑,而非洛水。)

由上可见,当时商王住在洛地,则此地必有宫室等建筑,其为城邑是无疑的,第二条卜辞还称洛为,者师之所驻,说明此地的城邑还应有一定规模,可能为商代西亳城。由此可见,洛地可谓是甲骨文中出现且几千年真正延续不断的历史名城!

 

 

责任编辑人:马钟鸰 PN018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