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药神”:古代医药史上那些应该被记住的名字

2018-07-20 09:24 凤凰网综合
  • T大

若论近日话题度最高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恐怕要排进前两名。白血病人的生活,在电影中得到了相当好的还原。看完电影,观众们也要感叹一句:

“活着很难,但活着真好。”

人与疾病的斗争离不开药物,而药物的研制和推广又离不开潜心于医药的人们。就此而言,传说中的人物神农氏大概可以依靠尝百草的故事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位“药神”。

▲ 辽代绘画《采药图》,1974年发现于应县木塔内,这个手持灵芝的人应该符合大多数人对神农氏的想象。

相比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大家更感兴趣的问题或许是:神农在尝百草的过程中尝到了不少毒草,他是依靠什么来解毒的?既然能解毒,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我们注意到的问题,古人自然也不会放过。东汉时期成书的《神农百草经》给出的答案是:神农吃到毒草以后,会赶紧喝茶来解毒;有了茶,很多毒草的毒性就能化解了。

但即使有了解毒茶,导致神农去世的罪魁祸首依然是一种毒草——断肠草。神农不小心吃了断肠草以后,还没来得及喝茶,就因肠子一寸一寸断掉而去世了。

▲ 断肠草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植物,学名葫蔓藤,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图自百度百科)。

另外一位生活年代比较早的药神是伊尹(对没错就是你们熟悉的辅佐商汤的厨师伊尹)。伊尹把药物与他的厨师经验相结合,将多种药物与水混合煎煮,发明了中药汤剂

熬过中药的小伙伴都知道,很多中药香飘千里,味道(无论是闻起来还是喝起来)时常令人不愉快,但是汤剂的发明,仍然是医药史上的一件大事。

▲ 西汉长流银匜,满城汉墓出土。这是一种灌药器,用于给衰弱得张不开嘴的病人或总也不肯吃药的人灌药(图自河北博物院官网)。

在没有汤剂之前,人们习惯于生吃草药、大量地使用一味草药,以为是治了病,实际上对病情不利;有了汤剂,人们就可以把适量的多种草药混用,不仅服用方便、提高疗效,还拓展了药物研制的领域,给药物学家提供了无限可能。

战国秦汉时期的药神,除了我们熟悉的扁鹊、淳于意、张仲景等名医,还有一位专注于校勘医书的李柱国

李柱国曾在汉成帝时期担任御医,后来又参与医药书籍的校勘。经李柱国校勘过的医药类书籍有490卷,可见他这个药神,不仅有高明的医术,医药理论水平也是杠杠的。

▲ 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马王堆汉墓出土

说到药学书籍,东汉时期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共收集了365种药物(每天一种药不能停,带你走进中药之门!)还介绍了它们的功用禁忌、加工方法、服药注意事项等。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如麝香、牛黄等)67种,矿物药46种。

《神农本草经》集秦汉时期药物学之大成,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医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是奠定我国古代药物学基础的著作。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大作并不是某位名家的个人手笔,而是战国秦汉以来许多默默无闻的药物学家共同的心血结晶,是众多小药神的集体创作。

除了医生,古代还有一类人担得起“药神”之名,那就是某些炼丹家

▲ 丹药(复制品),原物出土于江苏南京东晋王丹虎墓。丹药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毒性很大。

两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中盛行烧丹服药,炼丹术也获得了大发展。很多炼丹家也通晓医术。这个时期的著名“药神”名单上肯定少不了晋代炼丹家葛洪的名字。葛洪不仅擅长炼丹,自己也读了大量医书,并给人开药治病。

不过,与电影中众多病人渴求的天价药不同,葛洪给患者开出的药物,很多都性价比超高。黄岑、栀子、生姜、葱……对于一些小病、常见病,用这些易得的药物医治,简单又有效。

更令人惊奇的是,葛洪在两晋时期就已经提出:把青蒿绞成汁服下,可以治疗疟疾。这种疗法不仅在当时的抗疟疾斗争中取得了一定疗效,还为我国现代药理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团队,从葛洪关于青蒿的记载中得到灵感,经过艰苦的研究和试验,终于从蒿类植物中提取出了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屠呦呦也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屠呦呦在做实验(图自人民网科技频道)

如果葛洪知道他记录的药物在一千多年之后仍然在为抵抗疾病发挥着作用,应该也会非常开心吧。

隋唐时期的“药神”,当属名医孙思邈,毕竟人家在电影上映之前已经顶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药王”名头。

▲ 陕西铜川孙思邈纪念馆

孙思邈小时候体弱多病,为了治病,家境从小康坠入贫困。深刻认识到“看病贵、看病难”的孙思邈因此立志钻研医药学,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摆脱病痛。他的《千金翼方》中记载了800余种药物,详述了每种药物的产地、采集方法、加工方法等,还对一些药材的药性进行了修正。

例如,中药中有生地黄、熟地黄两味,生地黄经过酒炖、蒸、晒等几道工序之后变为熟地黄,药性由性寒变为甘平,功效由平宣变为温补。地黄的生熟之分,正是孙思邈第一个认识到的。

与上面几位着力于药物研究的“药神”相比,元代的忽思慧应该说是一位非常亲民、接地气的“药神”了。

忽思慧于元仁宗延祐年间担任宫廷中的饮膳太医一职。他的著作《饮膳正要》是古代的食疗专著,记载了许多药膳菜谱和食疗方法,实乃吃货福音。

▲《饮膳正要》明初刻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忽思慧的食疗方法到底效用几何呢?传说元仁宗因为朝政事务繁多、经常在外征战,过度操劳,不幸患上了阳痿。忽思慧根据元仁宗的情况,做了“羊肾韭菜粥”为他调治。

元仁宗每天坚持喝羊肾韭菜粥,过了几个月,不仅病痊愈了,还有妃子怀孕了!喜大普奔的仁宗大大奖赏了忽思慧,同时让忽思慧将此粥列为宫廷膳食良方,此后也经常服食。

明清时期,《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是当之无愧的药神。为了写作此书,李时珍先后到湖南、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并拜渔民、猎人、农民、捕蛇者等为师,向他们咨询各种药物的性状、功效等。

▲李时珍画像

除此之外,李时珍还参考历代文人笔记、医药书籍等近千种,做了上千万字的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图自书格数字图书馆)

《本草纲目》记载药物达1892种,并把这些药物按金石、草、谷、菜、果等自然属性分为16部,每部之下又有若干类,排列的原则是“从微至巨”“从贱至贵”,建立了相对先进的药物分类体系。

《本草纲目》的问世,将明代的本草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末以后,此书多次刊行,不断再版。清代的许多药物学著作,实际上都是对《本草纲目》的补遗、精编和进一步研究。

▲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书影,本书是对《本草纲目》的补充和修正

人类自从出现以来,就受到疾病的困扰;药物的发展史,也可以视作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史。在斗争的过程中,一种种新药不断出现,一个个医生和药物学家也不断“封神”。

这背后的动力,不是成为“药神”之后能够获得的名利,而是人类对生命的渴望。套用电影中那位哀求警官的老婆婆说的话:“你们把他抓走了,我们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小编也衷心地希望每一位读者,不论是年青还是年老,不论是生病还是健康,都能长寿,都能乐观、坚强地活着。

来源:微信公众号 博物馆丨看展览atmuseum

责任编辑人:李志明 PN032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